高二班主任工作计划15篇
时光在流逝,从不停歇,我们的工作又迈入新的阶段,写好计划才不会让我们努力的时候迷失方向哦。可是到底什么样的计划才是适合自己的呢?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二班主任工作计划,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。
高二班主任工作计划1时间过得很快,转眼新学期的班主任工作又拉开了序幕。今年我还是担任高二(1)班的班主任。在上一学期的工作中,我深深地体会到班主任的工作态度、教育艺术水平、教育方法、组织管理能力,以及以身作则的表率作用,影响着班级建设、巩固和发展,影响着学生成长的速度和趋向。我认识到作为班主任,不但要有良好的文化修养素质,还要有科学的工作方法。结合上学期经验谈一下本学期的计划。
一、正面宣传、教育,形成团结友爱、勤奋学习的良好班风。
(1)充分利用班会课及其它时间加强宣传力度,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与自我成才的动力。把学习问题常挂在嘴边,常常提醒他们。针对高二学生的独特心理和态度,我要多利用班会和晨会有计划地开展教育工作,如何度过学习的懈怠期,如何看待自己的成绩,如何缩短适应期,调整心态,踏踏实实地迎接高三的学习,为高三学习做好准备等。
(2)抓好班级的常规建设
1、抓好新学期的启始工作。整个学期的教育教学的效果如何,关键就是看头开的怎么样,要让学生以饱满的情绪进入新的学期。在寒假中我对班级的部分学生进行了家访。了解学生的第一手信息,也让学生和家长尽快熟悉我,并对学生的寒假学习进行指导,使之能够全面地做好升入高二下的准备。加快班主任与学生的磨合期,让班级尽快地平稳地走上正轨。
2、加强班级行为规范方面强化管理,规范班级的管理制度。首先,在学生行为规范方面落实到每位同学,并对班级的纪律问题、学习习惯(如迟到、作业、卫生、学校常规检查等)都进行强化管理。由班委起草班级的常规制度,通过学生的讨论和认同后严格执行。
3、加强班级学习常规管理,创建良好学习风气。学习总是班级最重要的任务,希望新学期我班能在学习上创建了一个较好的基础,希望大多数同学都能学习努力、刻苦,情绪稳定,信心也足,学习常规好。本学期要逐步培养了同学顽强的学习品质,勇于拼搏的精神,让每个同学充分发挥出自己的学习潜能,向更高的目标前进。
二、以学生的自我教育为形式,作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。
1、在班级中利用晨会时间和班会时间对学生进行形势教育,让学生感受到时间的紧迫,形成班级竞争事态,明确班级的奋斗目标。重视班会课的教育时间,利用好班会课开展一系列的教育活动,刚开学作学生应有的各种准备。在重要考试前作好动员工作,考试后作好班级情况分析,在班级中多表扬好的现象,表现突出的同学,特别是一些困难学生有一点进步就要抓住机会加以表扬,让他感受到班级重视,老师的关心,进步的喜悦,以激励他一步一步前进,以形成班级的激励机制,树立榜样。通过一步一步坚持在班级中展开思想教育,并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,从而踏实地落实自己班级管理的理念。
2、关注学生各方面的变化,有效的调节学生的心理和情绪。在工作中多从学生的角度思考,把每个学生都放在心中,从心理、情绪、学习、生活的各方面关注他们,敏锐的观察和发现学生身上的变化和问题,加强与学生的交流,多和学生谈心,及时与学生沟通高考信息,不断地鼓励和支持学生,让学生体会到我的的真心,更信任我,更好地帮学生排解困惑,树立信心。
3、抓好本学期的几次重要活动,加强班级凝聚力。开好年级大会,利用年级大会帮助学生树立理想,树立信心,鼓舞士气。
三、充分调动和协调各种力量以形成合力。
1、强化班委干部的工作能力和责任心。把班级的各项工作落实到每个班委,分工明确,责任明确,更好的落实班级的常规管理。经过一个学期班委干部负责各事务。班委与班主任老师保持沟通,加强与任课老师的交流,明确重点帮助对象,及时了解了这些学生的变化和发展,以及班级的整体情况。
高二班主任工作计划2一、学生德智体现状分析
德育方面:约三分之一的学生上学期操行评定为不及格,表现为无心向学,纪律散漫,缺乏团体荣誉感,多数学生德育表现良好。智育方面:上学期超过三分之二的学生需要补考,各科目补考到达95人次。普遍文化基础差,存在较严重的偏科现象,学习目的不明确,上课无心听讲,欠交、抄袭作业现象严重,缺乏端正的学习态度。体育方面:缺乏青少年学生应有的朝气,不够活跃,对体育考核不重视,平时缺乏锻炼,体育成绩普遍不梦想。
二、本学期主要任务和要求
根据学生科的工作布署,结合本班的实际情景,本学期的德育工作继续以“爱国、守法、诚信、知礼”为主线,以思想教育为先导,以主题鲜明的专题系列教育活动为主要载体,以丰富多彩的学校文化活动为基础,以“争创礼貌班级、争当礼貌学生”为具体目标,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、公民道德教育、诚信教育、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。加强班级管理,关注学生的思想状况、心理状况,及时帮忙学生解决思想、学习中存在的问题,加强班委会、团支部工作的指导,加强对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工作,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。提倡学生的自我教育,不断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,进一步促进优良学风、班风的建设。
三、工作资料及安排
认真组织好主题班会活动,切实加强学生的日常管理。
(一)三月份以“弘扬雷锋精神,做礼貌学生,建礼貌班级,创礼貌学校“为主题,重点进行礼貌礼仪教育,针对学生中存在的乱扔杂物、随地吐痰、乱写乱画、不礼貌用语、损坏公物等不礼貌现象进行专项整治,规范学生的发式与服饰,规范礼貌用语和行为,帮忙学生革除陋习,树立新风,培养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行为习惯。
1.组织一次“礼貌礼仪,从我做起”的主题班会。
2.组织一次学雷锋公益活动。
3.配合教务科做补考动员。
4.在班内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活动,逐步构成健康进取的班级舆论,促进班风的好转。
5.进行二十一届艺术节的动员和布置。
(二)四月份以“继承革命传统,做四有(有梦想、有道德、有文化、有纪律)新人”为主题,重点开展诚信教育。
1.组织一次“继承革命传统,做四有新人”的主题班会。
2.组织扫墓及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活动。
3.进行期中考试的动员。
(三)五月份以“弘扬时代精神,展示青春风采”为主题,组织班内学生参与第二十一届艺术节,让学生在参与中展示艺术才华、青春风采,受到艺术的熏陶,提高艺术修养,促进全面发展。
1.组织学生参加艺术节活动。
2.继续抓好后进生异常是受处分学生的教育转化工作。
(四)六月份以“扬起梦想的风帆”为主题,重点对学生进行“争先创优”的成功教育,针对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,学习 ……此处隐藏13508个字……>(5)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。
3、建立学生档案
学生成长档案分为集体档案和个体档案
建立学生成长档案分为四个环节:收集—整理—鉴定—保管
4、组织班会活动和课外活动
班会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有效形式和重要阵地,是培养优良班集体的重要方法,也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
班会活动特点:集体性、自主性和针对性
班会种类:常规班会、生活班会和主题班会
课外活动时客养教学的必要补充
课外活动特点:自主性、灵活性和内容的实践性
5、协调各种教育影响
协调各科教师,学校领导,班委会及家庭社会的教育影响;协调少先队或共青团的影响等
6、操行评定
进行操行评定时需要遵守的原则:体现素质教育思想;公平客观;促进学生发展。
操行评定四步骤:学生自评;小组评议;班主任评价;信息反馈。
操行评定的意义:
有利于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;
有利于学生家长了解子女的综合表现;
有利于科任教师了解学生
在进行操行评定时,需要注意:
操行评语要实事求是,抓住主要问题,有针对性,能反映学生思想品德的表现和发展趋向;
要充分肯定学生进步,适当指出他们的主要缺点,指明努力方向,不可罗列现象,主次不分;
文字要简明、具体、贴切,避免伤害学生情感,造成家长误解。
7、班主任工作计划与总结
班主任工作总结是指班主任对一个时间段(一般是一学期,或一学年)的整个班级工作过程、状况和结果根据一定的标准做出的、恰如其分的评估。
班主任工作计划与总结包括:学期计划、月计划或周计划、具体活动计划
学期计划包括:基本情况;班级工作的内容、要求和措施;本学期主要活动与安排
个别教育工作
优等生的个别教育:
优等生,又叫“优秀生”或“先进生”,对优等生的教育,我们可以:严格要求,防止自满;不断激励,提高抗挫折能力;消除嫉妒,公平竞争;发挥优势,带动全班。
中等生的个别教育:
中等生,又叫“一般学生”或“中间生”,分为三类:第一类是思想基础较好、想干而又干不好的学生;第二类是甘居中游的学生;第三类是学习成绩不稳定的学生。中等生有两个共同点:一是信心不足;二是表现欲不强。
对中等生的教育,我们可以:
重视对中等生的教育。因为对中等生的教育不仅关系到中等生自己的发展,而且关系到整个班级的进步;根据中等生的不同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个别教育;给中等生创造充分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,增强他们的自信心。
后进生的个别教育:
后进生是指那些在学业成绩和思想品德等方面均暂时落后的学生。典型特征:求知欲不强,学习能力较低,意志力薄弱,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;自卑,多疑心理和逆反心理严重;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和分辨是非、善恶的能力。
对后进生进行教育,我们可以:
关心热爱与严格要求相结合。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。善于发掘后进生身上的“闪光点”,增强其自信心和集体荣誉感。针对后进生的个别差异,因材施教,对症下药。对后进生的教育要持之以恒。
班主任工作遵循的原则:学生主体原则、因材施教原则、集体教育原则、民主公正原则、严慈相济原则(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)、以身作则原则
班主任的素质要求:
高尚的思想品德、坚定的教育信念、对学生炽热的爱、较强的组织能力、多方面的兴趣和才能、扎实的教育理论素养和科研意识、交往与合作的能力
班主任工作任务:
思想品德教育;心理健康教育;学习指导;生活指导;人生规划
班主任的角色:
班主任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守护者、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领导者、班主任是学校教育计划的贯彻者、班主任是各任课教师的协调者、班主任是学校、家庭和社会的沟通者、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可分为:权威型、民主型和放任型。
班级管理的功能包括:
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,提高学习效率;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,形成良好的班风;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,学会自治自理。
班级管理的模式有:
班级常规管理;班级平行管理;班级民主管理;班级目标管理。
当前我国学校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:
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方式偏重于专断型;班级管理制度缺乏活力,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程度较低。针对这些问题,采取的措施是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机制:以满足学生的发展为目的;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;有目的地训练学生自我管理班级的能力。
班集体必须具备的特证:
明确的共同目标。这是班集体形成的基础。健全的组织结构,有力的领导集体。共同的生活和活动准则,健全的规章制度。班级成员之间平等,心理相容的气氛。(具有正确的集体舆论以及团结、和谐、向上的人际关系。)
班集体的教育作用包括:
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;有利于培养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与适应能力;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。
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:
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;建立得力的班集体核心;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;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;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。
班级危机管理分为以下几个阶段:
(1)危机预设(2)危机防范(3)危机确认(4)危机控制(5)危机善后
班主任工作的常用方法:
说理教育法;激励法;榜样示范法;角色模拟法;暗示法;契约法;惩戒法
班主任工作艺术的内涵和特点:
内涵:班主任工作艺术是班主任教育思想、教育能力、教育素养、教育风格和教育机智等方面素质的综合反映与体现。
特点:班主任工作艺术个体表现的独特性;班主任工作艺术表达的情感性;班主任工作艺术运用的创造性
班级活动的特征:
自主性;灵活性;参与性;差异性
班级活动的类型:
思想道德引领类班级活动;学习提高类班级活动个性发展类班级活动;社会适应类班级活动班级活动设计与组织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:生命性原则;个性化原则;开放性原则;生成性原则
班级活动的组织与设计的过程包括:
班级活动的设计;班级活动的准备;班级活动的开展;班级活动的评估与拓展
班级活动的设计包含:
活动资源的挖掘;活动主题的选择;活动主题的提炼;活动标题的拟定;活动形式的选择。班级活动的准备撰写活动计划;活动计划的人员落实;活动材料的准备;活动场地的选择;活动的外部联系
班级活动的开展要注意以下几点:
活动开展中要以学生为活动主体、活动开展中注意营造与调动活动气氛、活动中召集人要注意语言技巧,包括导入语、串联语和结束语、活动开展中注意互动、活动开展中注意灵活应变、活动中班主任要发挥主导作用
文档为doc格式